http://www.qgtsfjxh.com


《启功书法精品意临实录》序言后记

作者:文阿禅  

自 序

我学习和研究启功先生的书法已有数年,加上一直都是在从事书法教学,所以,启功书法自然是我引导学生去学习的重要内容。这就使得我在提高自己书写能力的同时,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传道解惑”的问题。与书法爱好者接触多了久了,就知道他们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指导。对于他们来说,无论是点画书写,单字练习和成幅作品创作,大都希望教师尽量能够给予示范。无数教学实践证明,在初学阶段,凡是示范过的内容,他们都很快地学会,而没有示范过的,就难以如愿。这种情形,在我创建“中国启功体书法网”以后,也同样出现了。网站陆续反馈回来的信息是:“我们可以不要文字资料,如果有示范光盘就好了”。就是这些原因,促使我决定尽快撰写《启功书法精品赏析与意临实录》这本书,以满足广大启功体书法爱好者的需求;同时也好藉此机会,向更多的专家学者求教。

本书精选启功先生书法作品100幅,除对每幅作品作了简单赏析和临摹要点说明外,还配制了由我对照每幅作品进行的意临示范录像光盘。我在意临每幅作品时,尽量做到:笔画起止交待清楚,用笔提按准确稳健,单字结构把握得当;并力求深入浅出,形神兼备。因为,我们再已无缘目睹启功先生创作这些作品,也无从找到启功先生创作这些作品的影像。我真心希望这本书,对学习启功书法的朋友在进行启功体书法创作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这种类似“模拟创作”的教学形式只是我进行启功体书法教学的一种尝试;至于对初学者而言,这种直观教学的效果到底怎么样,还有待进一步的广泛证实才能下结论。

需要提出来说明的是,“意临”并不等于“复制”,而是通过我对启功书法的理解,尽量把点画的书写要领,运笔的提按过程,结构的把握方法,用类似“模拟创作”的形式展示出来,希望能给学习启功书法的朋友们一些启发。在这个类似“模拟创作”的过程中,我力求使观者看得清楚,看得出问题。当然,我也力求能较好地表现原作的精神。

有人说,你为何不研究自己的创作,而这样耗时“拾人牙慧”呢?笔者以为,启功先生是传统书法的典型代表,是几百年不遇的一代大家。他的书法艺术成就,需要人去研究,并发扬光大。所以我还是义无反顾,于2005年9月辞去教职,来专心从事启功书法的研究和启功体书法风格的技法书及字帖等的编撰。这样,就把研究启功书法提升到学术层面上来;而不仅仅是启功体书法的教学与创作。我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虑及各种各样的言论。我只希望,人们能够通过一些研究成果,把启功书法作为一面镜子,去观照,参悟中国书法到底该怎么走。

由于我对启功书法的研究和学习远远不够,还有待以后的进一步努力;所以,本书的文字与类似“模拟创作”的示范肯定存在不少问题。在此,诚请前辈专家指教和广大启功书法爱好者批评。

 

                                                                                                       文阿禅

                                                                                                二零零八年十月

 

后记


在众多朋友的鼓励和支持下,《启功书法精品赏析与意临实录》一书总算是完成了。自从决定研究启功书法以来,我就觉得自己有了一种责任,那就是要不遗余力地宣传和发扬光大启功书法。这也促使我不断地去思考:如何找到比较适合启功书法爱好者去学习启功书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所以,只要认为对学习者有利的事情,我都会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去研究,去尝试。可以说,这本书就是我研究尝试的结果之一。

受人尊敬的书法大师启功先生已离我们而去。而今,我们面对他老人家留下来的数以万计的书法作品,却褒贬不一。个人以为,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特别是在他艺术风格成熟与鼎盛时期创作的一些作品,显得弥足珍贵而将载入书法史册。然而,大师也是人,他不可能使所有的作品都成为精品。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以,在他过世以后,一些人的较为苛刻的评价与过激的言论,就不禁使人觉得有点惭愧了。

作为一名启功书法的研究者,自然是不能人云亦云,必须要有并坚持自己的观点和思维模式,用独到的方式来挖掘和展示大师的艺术精华所在。我们崇尚“取法乎上”;但是这个“上”,是指“上品”,精华的东西(它应当是不分古人和今人的),却被当今的某些人片面或曲意理解为“古品”(只要是“古人”的东西就是好的),把古代人本来就“敷衍塞责”、水平低劣而我们却容易上手的的某些墓志和并不好的东西奉为圭臬,结果闹得当今的书坛一片“东倒西歪”、“声名狼藉”。在这里,笔者不是指责什么,因为每个人有自己独特喜好的权利,你想弄出什么东西来,没有人能够管你。但是,书法是民族文化,必须有一个符合其发展的主体方向,是绝对不能胡来的。书法美的基础应当是点画美,结构美和章法美;而不是“以丑为美”和“乌烟瘴气”。今天,我之所以推崇启功书法,就是因为启功书法不仅传承了传统书法的精华,而且很好地把握了中国书法美的方向与变化的度。可以说启功书法在当代,那是一面旗帜,也是一面镜子。旗帜招引人们,镜子提醒人们。我这样做,也完全是期望我们下一代的炎黄子孙能够从启功先生这位见得着的传统书法的典型代表身上,感受到几千年来中国传统书法的魅力,并由此追根溯源,进一步去探索中国书法的无穷奥妙。这对真正继承和发扬中国书法应当是极有益处的。正如启功先生曾经所说:“古人的作品,特别是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作品,确是今人学习的基础,可以保证我们有正确的审美观念而不至于走火入魔”。

    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本着一种力所能及的责任,我完成了这个“不是真正创作”,但比“真正创作”难度大不知道多少倍的工作。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学习启功书法的朋友一些启发;同时,也藉此机会表达我对研究宣传启功书法的决心和信心,以及向众多专家学者求教的诚心。 

 

                                                                                   文阿禅

                                                                            二零零九年五月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中国启功体书法流派网

——————————————————————————————————

国际中国书画商贸有限公司授权/湖南第宇文化产业创建

中国启功体书法流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