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大师启功的书法,在大众中是最为精美的艺术,价值极高,称为“千金难求”。因为身体不好,启功早已封笔。但昨日记者了解到,启功先生最后的绝笔就落在四川。这就是他去年12月底在病榻为今年8月15日将在四川大邑开馆的民间抗战博物馆“建川博物馆”题写的馆名。
昨日建川博物馆何副馆长告诉我们,拿到题写的馆名是在2周前,由文化界的一个老朋友、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的宗颖转寄过来的,宗颖也是启功所著《启功谈艺录》一书的责编。据介绍,建川博物馆和启功先生算是老熟人了,他数次给建川博物馆题过字,比如去年就给博物馆题写过“为和平收起战争”等题词。
记者随后拨通了宗颖女士的手机,她介绍,启功先生确实早已经封笔了,她去帮建川博物馆求字,因为她的父亲和启功先生是世交,是北师大副院长,她经常都到启功家玩,再加上启功先生有浓厚的抗战情结,为抗战已经不知题写过多少字了。去年12月底,她去启功先生家中找他的时候,启功先生已经病得很重,只能扶着床和写字台之间的一个安全架,才能写字,他穿着内衣,眼睛也不行了。但当他知道是为在抗战胜利60周年的时候,在8月15日亚洲胜利日当天开馆的第一个民间抗战博物馆题写馆名时,他同意了,非常支持。他就用书法笔,颤抖着,写下了“成都建川博物馆”几个字。尽管视力不好,但并没有影响到他书法的漂亮厚重。
“写之前,他还沉思了半晌,没想到的是,他在写了馆名之后,还多写了长长的一行字:‘抗战英烈千古’、‘抗战民族英雄’,表达自己的心情。”宗颖说:“启功先生的眼睛也不行了,手也很抖,但他这样支持,我们都非常感动。”为建川博物馆题字不久,启功即住院了。宗颖说,据她了解,“建川博物馆”应该是启功的绝笔。(何炜)